环球过滤分离技术网(http://guolvfenlitech.com)是中国过滤.分离.净化.纯化、超洁净技术行业领先的前沿科技、产品和技术信息供求,技术解决方案,技术交流分享以及过滤、分离、纯化、超洁净产品和技术供需服务平台。

全国

[切换城市]

打造互联网第一过滤分离技术网,过滤与分离技术解决方案的分享交流平台!
AD虚位以待!AD虚位以待!
查看: 10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静电除尘不可避免产生臭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主题

46

帖子

1008

积分

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0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08:4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8-04-17 环球过滤分离技术网

静电除尘不可避免产生臭氧
静电除尘最早起源于美国,其原理是利用高压静电吸附的原理去除空气中的微粒污染物,同时吸附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及滤除空气中的致病微小生物。空气净化装置的静电场装置是依据电晕放电原理设计的,电除尘器的电晕范围通常局限于金属棒周围几毫米处。空气在电晕范围电离后,含尘空气通过电除尘器时,由于电晕区的范围很小,只有少量的尘粒在电晕区通过,获得正电荷,沉积在电晕极上。大多数尘粒在电晕外区通过,获得负电荷,最后沉积在阳极板上,当尘埃聚集到一定程度,由于重力作用,掉下聚集到收集槽内。
静电除尘技术伴随着电晕放电,便不可避免地会释放出臭氧,这是全世界所有采用静电除尘技术都不可避免的问题。

臭氧及其危害
臭氧(O3)作为一种强氧化性气体,对人体健康和物品有严重危害。在紫外线的照射下,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与VOCs化学反应就产生臭氧(O3),因此它是自然界一种广泛存在的气体。办公室里常用的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会产生臭氧。值得重视的是,采用静电方式的各种空气净化器和除尘设备在去除部分颗粒污染物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臭氧。
臭氧作为重要的空气质量指标,也已被纳入前述的WHO、美国、欧盟和我国的相关标准或法规中。

臭氧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举的四种典型污染物之一

当臭氧这种气体呼吸进呼吸道,会和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和脂质相互作用,或进入肺表面的液体后使呼吸道中肺叶区域的厚度从10μm降到0.2μm。呼吸道表面上的上皮细胞是臭氧和它的衍生物的主要目标。这些细胞会受到伤害,细胞里的酶,如“乳酸脱氢酶”还有血浆会泄露进入呼吸道腔。上皮细胞同时会释放一些炎性介质来吸引中性粒细胞进入肺部,激活肺泡的巨噬细胞,由此引发一连串反应而导致肺部感染。—EPA(美国环境保护局 )

研究显示,空气中每立方米臭氧含量每增加0.1mg,人的呼吸功能就会减弱3%。当臭氧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使人呼吸加速、胸闷,如果浓度进一步提高,可引起脉搏加速、疲倦、头痛,在这样的环境中停留1小时,会发生肺气肿,甚至死亡。长期呆在臭氧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对皮肤健康也可能有损伤,还可能增加致癌危险。
关于臭氧的国际标准及相关产品政策
a.环境标准
我们看下中美两国的臭氧标准,美国标准是0.075PPM,中国标准是0.16mg/m3(即0.075ppm),可见中美对于臭氧的规范是一样的。
另外中国制定的AQI标准(空气质量指数),臭氧浓度<0.1mg/m3(即0.05ppm),该指标就是优,<0.16mg/m3(即0.075ppm),指标就是良,夏天很多时候臭氧指数会大于0.2mg/m3,会造成AQI指数超标。
WHO(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也与中美标准类似。(注:1mg=1000μg)

b.相关产品政策
美国加州政府在2007年正式禁止销售带有臭氧发作功用与静电除尘器的空气净化器,并要求其它商品臭氧排放规范有必要小于0.05PPM,而美国联邦政府规范是0.075PPM。
美国加州福利亚空气资本委员会(ARB)在认证时把空气净化器分为2类,一类选用物理过滤,通常不发生臭氧;一类被列为“其他”方式,也许会发生臭氧,但经过测试必须小于0.05PPM。
来源于:AAF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环球过滤分离技术网,专注于过滤分离净化技术行业!
X
在线客服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环球过滤分离技术网  

Copyright©2016-2036 www.guolvfenlitech.com 环球过滤分离技术网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者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GMT+8, 2025-4-5 03:09 , Processed in 0.671704 second(s), 16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