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过滤分离技术网(http://guolvfenlitech.com)是中国过滤.分离.净化.纯化、超洁净技术行业领先的前沿科技、产品和技术信息供求,技术解决方案,技术交流分享以及过滤、分离、纯化、超洁净产品和技术供需服务平台。

全国

[切换城市]

打造互联网第一过滤分离技术网,过滤与分离技术解决方案的分享交流平台!
AD虚位以待!AD虚位以待!
查看: 8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洋超疏水-超亲油油水分离材料——还你一朵清澈的浪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主题

15

帖子

58

积分

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13 07:3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0-02-13   环球过滤分离技术网  globalfilter1
物理方法中利用吸附材料对溢油进行吸附、回收与再利用,是溢油处置的有效方法。溢油吸附材料一般为多孔亲油材料,通过毛细作用力可将溢油吸附并存储在材料的孔洞中,经过离心、挤压等外力可回收孔洞中吸附的溢油。

常用的吸附材料主要有:无机多孔吸附材料,如珍珠岩、黏土、沸石;天然有机材料,如木纤维、秸秆、木屑;合成吸附材料,聚丙烯纤维毡、聚氨酯泡沫、聚苯乙烯纤维等。由于溢油容易扩散、挥发,且在海浪作用下容易乳化,因此,用于溢油处置的吸附材料必须具备吸油速率快、吸油倍率高、吸水率低等特征。

但是,这些传统的吸附材料油水选择性差,吸油的过程中吸水;对高粘度油吸油速率慢,效率低,制约了吸附材料在溢油应急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吸附材料油水选择性



图2 固体表面接触角示意图

理想的溢油吸附材料应该只吸油不吸水,如何实现吸附材料只吸油不吸水,还要从固体表面润湿性谈起。



我们利用接触角θ来评价液体能否在固体表面铺展。在空气中,将一液滴置于理想固体表面(固体表面绝对光滑、性质均一),接触角θ(图2)是固-气-液这个系统能量最低时,固-气界面与液-气界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1805年由英国物理学家T.Young 提出。可以根据液体接触角判断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润湿性,通常以90°为界,θ>90°为疏液(液体不能在固体表面自发铺展),θ<90°为亲液(液体能够在固体表面自发铺展)。



所以吸附材料不吸水只吸油需要尽可能大的提高材料对水的接触角而降低对油的接触角,即提高材料的疏水性与亲油性。如何设计这种高选择性的吸附材料呢?

海洋超疏水-超亲油油水分离材料设计
超疏水表面示意图



近年来兴起的仿生技术为溢油处置吸附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自然界中如鸭子、鹅等的羽毛遇水而不粘水但很容易粘油,因为这些动物羽毛表面具有独特的微纳米结构(图3)及低表面能分子。



一方面低表面能分子与水的相互作用力非常低,使得水滴在低表面能分子构成的表面上趋于收缩成球状;另一方面微纳米结构可以困缚表面空气形成空气层(图4),降低固体表面与水的接触面积。在微纳米结构与低表面能分子的协同作用下,水滴在这个表面接触角大于150°并且在很小的倾斜角度(小于10°)下便可以滚动,这就是所说的超疏水状态。而由于油的表面张力(γlv = 20-30 mNm-1)远小于水的表面张力(γlv = 72.1 mN m-1),因而能够自发润湿众多表面表现出超亲油状态(油接触角小于10°)。

因此,通过表面微纳结构的设计和低表面处理,可有效提高吸油材料吸油、憎水性,同时由于表面微纳结构导致的毛细作用力,使得其对油层的吸附能力大大增强

海洋超疏水-超亲油油水分离材料研究及规模化生

图5 超疏水-超亲油溢油吸附材料及规模化生产



日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海洋环境材料团队研制了系列超疏水-超亲油材料,基于这些材料开发新型智能溢油应急装置。
通过对材料的孔径控制、结构设计及表面能调控,研制了超疏水-超亲油金属和高分子材料,分别实现对水上原油、重油、轻油、柴油、汽油、有机化学液体及水下有机化学液体等的高效吸附与回收。此外,为适应苛刻的海洋环境,研制了高耐蚀涂层。

目前,相关技术及生产线已经转移转化,在上海奉贤、山东东营建立了两个生产基地,形成日产60000平米生产规模。基于本技术开发了超疏水吸油毡材料、超疏水三维织物材料、超疏水网材料、高性能围油栏材料、水下有机物吸附材料等系列产品

海洋超浸润油水分离智能装备系统
基于研制的吸油网和吸油多孔材料,海洋环境材料团队正在联合上海北斗产业园区相关企业开发5万平方米的智能海洋溢油应急装备系统。

该智能溢油应急系统能够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和无人机,通过溢油海域图像处理系统检测溢油事件。当发现溢油时,系统会选择相应溢油回收装置,并自动指挥无人船及溢油回收装置前往溢油事故地点,进行海域溢油事故的处理。由于亲油疏水材料的超疏水特性,其在水面中拖行时具有极低的阻力,因此该系统采用两艘无人船将吸附材料高速拖行至溢油事故地点

吸附材料内置仿生吸油管道、网状结构体、管道泵、两级提纯系统、在线油含量检测系统。材料吸附油渍后,通过管道泵,逐级进入提纯储油囊,利用储油囊中的超疏油-超亲水材料,对油进行逐级分离与提纯,最后运至储油船,吸附材料外层采用网状柔性纤维结构,防止波浪打散或损坏材料,在线监测装置对吸油后的海水进行在线检查,检查海域水质是否达标,如果海域水质不达标,系统将再次进行清理。



该研究成果有望在溢油事件发生时实现溢油的快速、高效处理与回收。



来源: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www.guolvfenlitech.co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环球过滤分离技术网,专注于过滤分离净化技术行业!
X
在线客服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环球过滤分离技术网  

Copyright©2016-2036 www.guolvfenlitech.com 环球过滤分离技术网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者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GMT+8, 2024-12-26 13:12 , Processed in 0.164401 second(s), 16 queries ,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