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0 小滤 环球过滤分离技术网
热熔胶的主要性能及检测
熔融粘度(熔融指数) ——概念:是体现热熔胶流动性大小的性能指标。 ——重要性:它直接影响到热熔胶对被胶接物的涂布性、润湿性和渗透性,也影响胶的拉丝现象,是确定熔融和涂布工艺和重要依据。 ——测定:一般在热熔胶使用时的平均温度(190±2℃)下进行测定。 (1)低熔融粘度热熔胶:直接用施转式粘度计测定。 (2)高熔融粘度热熔胶:通过专门的熔融指数测定仪来测定其熔融指数。
软化点 ——概念:是热熔胶开始流动的温度,可作为衡量胶耐热性、熔化难易和晾臵时间的大致指标,它取决于基本聚合物的结构和分子量。 ——测定:通常采用环球法测定。
热稳定性 ——概念:是热熔胶在长时间加热下抗氧化和热分解的性能,是衡量胶的耐热性的重要指标,主要取决于其组成成分的耐热性。 ——衡量标准:以使用温度下,胶不产生氧化,粘度变化率在10%以内,所能经历的最长时间。若经历时间为50-70h,则热稳定性好。
晾臵时间 ——概念:是指从涂胶起,经过一段有效露臵至将被胶接物压合的时间,这是热熔胶的重要工艺性能。 ——影响因素:热熔胶比热、涂布温度、涂胶量、涂胶方法、环境温度、被胶接材料种类及其预热温度及导热性能等。实际使用时,涂胶后应快速压合,即尽量缩短晾臵时间以保证胶接的质量。 ——热熔胶的固化过程,涂布压合开始180温度(℃)20bacd胶温变化线时间压合终了
其他理化性能 ⊕贮存期:指热熔胶在规定条件下贮存后,仍能保持使用性能稳定的时间(可用粘度或粘接强度来表示其贮存期)。 ⊕相对密度松装密度:指在无振动或挤压情况下,单位体积(包括空隙在内)物质的质量,与颗粒大小和分布状况有关。 ⊕熔体指数(MI):反映热熔胶的热流动性能及分子量大小的指标,以在一定温度和负荷下,其熔体在10min内通过标准毛细管的质量值(g/10min)来表示。可通过熔体指数仪测定。 ⊕熔点或熔程:熔点是物质在其蒸气压下液态-固态达到平衡时的温度,熔程是指开始熔化至全部熔化的温度范围。测定方法有显微熔点仪法和示差法(示差扫描量热法)。 ⊕硬度:指材料对压印、刮痕等外力的抵抗能力。硬度计法。 ⊕水分含量(含潮率):重量法。 ⊕粒度分布:分级筛。 ⊕粉体流动性:雕刻辊转移法、安息角法。 ⊕热稳定性:热失重法、180℃/72h老化测试法。 ⊕灰分:灼烧重量法。接枝率
粘接强度 ⊕剪切强度:曾叫抗剪强度,是指粘接件破坏时,单位粘接面积所能承受的平行于粘接表面的最大载荷。按测试时的受力方式又分为:拉伸剪切、压缩剪切、扭转剪切和弯曲剪切强度等。 ⊕Mpa拉伸强度:又称均匀扯离强度、正拉强度,是指粘接件受力破坏时,单位面积所承受的使试样拉伸至断裂时的最大拉伸应力。 ⊕MPa剥离强度:是在规定的剥离条件下,使粘接件分离时单位宽度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是衡量线受力能力的,单位kN/m。分L形剥离、U形剥离、T形剥离和曲面剥离。 ⊕影响因素:胶粘剂力学性能、被粘物性质、胶层厚度、内应力、接头形状和尺寸、粘接质量、温度、加载速度、水分等。
来源于:网络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