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袋式除尘器的过滤机理 有论文:“尺寸大于滤料表面空隙的颗粒沉积在滤料表面,尺寸小于滤料表面空隙的颗粒进入滤料内部”的说法。 这是出于对筛分的直观认识。其实滤料的过滤机理绝不是简单的筛分作用,而是包含惯性、拦截、扩散、静电、重力的协同效应,对大于1µm尘粒以惯性碰撞、拦截效应为主,小于0.2µm尘粒以扩散和静电效应为主。所以说,对小于滤料表面空隙(网孔)的颗粒也是可以在滤料表面依附积聚扑集的。 2. 表面过滤与深层过滤的几种说法 行业内有论文说法一:我们将覆膜滤料的过滤称之为“表面过滤”,将常规滤料的过滤称之为“深层过滤”。 说法二:覆膜滤料在表面覆有一层PTFE微孔薄膜,通过这层薄膜改变了滤料本身固有的过滤方式,由“深层过滤”转变为“表面过滤”。 说法三:“滤料的过滤阶段可以分为三个状态:深层过滤、暂态过滤、表面过滤” 浏览相关论文,对这种有关过滤特性的表述形形色色,莫衷一是。我对大学第一堂除尘专业课老师的讲授记忆深刻:“除尘和净化是除尘专业涉及的两大领域。袋式除尘器适用于高浓度工业烟尘治理,其特征就是表面过滤,可清灰再生,长期使用:空气过滤器适用于低浓度气体净化,其特征是体过滤,或称深层过滤,一般不予再生,一次性使用”。经过五十多年工作历练,我深刻认同这一说教。所以,我始终认为并一再伸张“袋式除尘滤料归属于表面过滤”,说得更贴切一些是依靠滤料表面一次粉尘层的“表面过滤”。滤料在某种程度上只是起培植扶持一次粉尘层的作用,是否有利于尽快建立稳定的一次粉尘层、并清落二次尘,这是评价滤料结构性能优劣的关键所在。 按此观点去解释上述各种说法。所谓常规滤料绝不是织制而成的“生滤料”拿来就用,也要经过烧毛、压光、涂层、热定型等表面处理,形成微孔结构,并控制一定的孔径和透气率。对洁净滤料,确有少量微细尘粒透过表面渗入内层,但作为合格滤料,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只是个短暂过程,很快就趋于平衡,建立稳定的一次粉尘层,实现表面过滤。这与空气过滤器的深层过滤完全不同。当然,低质量的滤料另当别论。所谓的覆膜滤料只是表层微孔结构更优良,建立一次粉尘层、实现表面过滤的进程更快、更稳定、效率更高、清灰更好而已。另外,Evonik的P84三叶型纤维滤料、近期热炒的超细面层梯度结构滤料都是为了营造更加稳定均匀的表层微孔结构,建立良好的一次粉尘层,实现高效低阻过滤功能。 总之,除尘滤料的总体特征都属“表面过滤”,应该说没有绝对的“表面过滤”,只是实现“表面过滤”的过程和接近程度存在差异。 3. 关于细旦纤维的定义与分类 有论文提到“超细纤维,又称超细旦,目前国际上未有统一规定。我国纺织工业部化纤工业公司对超细纤维的纤度范围作出了以下规定:0.5~1.3dtex为超细纤维;而日本化纤行业普遍将单丝线密度低于0.3dtex的纤维称为超细纤维。” 还有论文中也提及“关于细旦、超细旦纤维的分类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德国纺织品协会将聚酯纤维线密度低于1.Zdtex的单纤称为超细纤维,而AKZO公司分类标准为小于0.3dtex为超细纤维。Montefibre公司则将线密度低于0.55dtex的聚酷纤维称为超细纤维。另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各类细旦纤维的纤度分类为1.0-2.4dtex是细旦纤维;0.3-1.0dtex属于超细旦纤维,而0-0.3dtex属于极细纤维。” 可见,对细旦纤维的定义与分类十分紊乱。兼顾国内外相关资料,相对比较集中的是:将小于1D(即1.1dtex)的纤维称为超细纤维;而将小于0.3D(即0.33dtex)的纤维称为极细纤维;建议在袋式除尘业界可暂且统一按此定义并分类。 |
扫一扫,关注我们
Copyright©2016-2036 www.guolvfenlitech.com 环球过滤分离技术网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者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GMT+8, 2025-1-5 06:16 , Processed in 0.112689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